新闻资讯

公司新闻

艺术呈现“制度创新”(高峰之路)

来源:金沙体育平台官网添加时间:2020/01/14 点击:

  我国当代作家怀着深厚的人文情怀,直接或间接反映国家现代化进程中的制度创新及其对社会、民族、国家前途的影响,聚焦制度创新与人民生存境遇、生命状态和生活质量的深刻关联,做出富有创造性的艺术阐释,为透视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文明状态、时代生活氛围和精神风貌等,提供了鲜活的艺术形象范本,汇聚成一部宏大史诗

 

  国家治理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关乎民族复兴、人民幸福,最终要落在“人”上,这恰恰也是文学创作的初心所在。我国当代作家怀着深厚的人文情怀,直接或间接反映国家现代化进程中的制度创新及其对社会、民族、国家前途的影响,聚焦制度创新与人民生存境遇、生命状态和生活质量的深刻关联,做出富有创造性的艺术阐释,为透视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文明状态、时代生活氛围和精神风貌等,提供了鲜活的艺术形象范本,汇聚成一部宏大史诗。

  接力书写“站起来”

  塑像社会主义建设者

  新中国成立以前,中国革命文学主要反映由中国共产党率领的人民军队,推翻压迫中国人民的“三座大山”,从而使当时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广大农民得到赖以生活的土地。赵树理发表的小说《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李家庄的变迁》通过新旧情况对比,突出废除封建婚姻制度、移风易俗和进行土地改革的重要意义。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如何通过卓有成效的社会组织,引导广大人民创造新的美好生活,任务尤为复杂和艰巨,文学作品对此进行了生动呈现。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农业合作化运动,利用互助协作的力量来发展生产力,得到广大农民拥护,使农村的合作经济快速增长,被视为我国社会生产方式的革命性变革。柳青创作的小说《创业史》根据这段历史,讲述以梁生宝为代表的农村优秀基层干部带领群众探索农村集体致富发展模式的故事,以文学的方式回答“中国农村为什么会发生社会主义革命和这次革命是怎样发生的”,生动记录时代变革和制度创新过程中广大农民的情感反应、心理活动和思想变化。《创业史》延续革命英雄主义传统,生动塑造了以梁生宝为代表的新中国农民“建设英雄”的新人形象,鼓舞广大农村和各行各业读者,为建设新中国贡献智慧和力量。

  周立波的《山乡巨变》着力塑造了清溪乡10个家庭中的30多个农民形象,细致入微地表现了站起来的中国农民,摒弃小农意识,以极大的热情投身农业合作化运动,在初级社向高级社发展演变过程中的思想感情、心理状态和理想追求,展现他们走向共同致富的精神风貌和新农村的社会面貌。

  《创业史》《山乡巨变》等作品出现在这样一个历史节点,绝不是偶然的,它们是在全新的时代中,人民的创造激情被唤醒而迸发出无穷活力的文化结果。它们源自火热现实,又充溢着理想主义情怀,把制度创新带来的社会变迁、精神活动化为不朽文字,为时代为民族留下宝贵精神财富。

  艺术呈现“富起来”

  描摹改革开放“弄潮儿”

  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实现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深刻改变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

  高晓声的“陈奂生系列”小说,包括《陈奂生上城》《陈奂生包产》等,集中描写当时农民观念变化,他们大胆进行生产尝试,以求改变贫穷命运。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则讲述孙少安和孙少平两兄弟的人生奋斗故事,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老大孙少安在农村办起了砖厂,成为乡亲致富的带头人,弟弟孙少平则走进城市建筑工地和国有煤矿,成为技术能手和劳动模范。兄弟俩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收获富足与爱情、经历挫折与成功、体验痛苦与欢乐,在锲而不舍的奋斗历程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同样的一幕也在城市工厂不断上演。蒋子龙的《乔厂长上任记》,讲述乔光朴到重型电机厂当厂长,进行一系列大刀阔斧的生产经营改革,让工厂面貌迅速改观。改革的一系列举措虽然遭遇种种阻力,最终却以行动和业绩证明这一探索成功的必然性,小说也借此揭示工业制度改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柯云路的《三千万》、张洁的《沉重的翅膀》等都是改革小说的代表作,其共同特点是塑造了一批敢想敢干的企业家等新人形象。